《观念的视界》丨论社会和人类的完善
此时,面对世事的轮回与循环,痛心于新冠病毒所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那些本不该逝去的生命,我们更需要思考“文明的走向”,从而迎来如法国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基佐所说的“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和人类的完善”。——李宏图
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通识教育中心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欧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与社会史,著有《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权力”走向“权利”》《密尔〈论自由〉精读》《语境•概念•修辞》等,主编“剑桥学派思想史译丛”“剑桥学派概念史译丛”和“欧洲思想史译丛”,在国内外发表文章百余篇。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来48篇随笔性文章,涉及欧洲近代史、思想史的研究,学界同行著作的评论,对全球化时代历史进程的剖析,以及对教育的思考等。
作者游走于古今中外的人事间,穿行于中西不同的空间里,耕耘在教书育人的园地中,不仅努力保持着思想与历史之间的平衡,历史与当下的互动,而且以“世界公民”的角度对如今“大转型”时代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析与反思,体现了其对时代与文明的关切之情。
目 录
史与思
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重构历史
论革命
英国革命:从个人专断到“有限政府”的建立
重新理解路易十六
“一场还未结束的大革命”
“人民”的革命
从“自然的自由”到“社会的自由”
关于错写“权力”与“权利”的思考
孤独的自由
身份的平等与权利体系的转换
建设民主社会的“文化”基础
“革命想象”与革命爆发
平等与奴役
历史的宿命:托克维尔之惑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
再造社会: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
现代性的形成和扩展
《竞逐权力》与历史的悲剧
历史学家眼中的“美好城市”
什么造就了文明发展的走向?
读书明义
学术传承与学术流派
探寻西方国家的发达之路
一次创造现代政治合法性的“非法审判”
什么是现代国家?
超越左和右
野蛮的降临
在历史中找寻自由的定义
历史学者应该创造与介入公共生活
历史观念的重塑
追寻被遮蔽的传统
变革中的“世界”
我们能为这个“世界”提供知识产品吗?
在历史中反思资本主义
怎么办?
资本、高科技与不平等
从欧洲历史的视角看《资本论》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关于西方近代以来三次不平等历史历程的思考
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认同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一位历史学者的思考
教育漫谈
思想史教授眼中的通识教育
知识的公平:关于自主招生的一点思考
被排挤在学术共同体之外的大学本科教育
课程设计与大学的使命
“新奇课”:大学不该刻意取悦学生
略谈上海考生的“文科转向”
法国历史测评与教学扫描:对中学历史教育的思考
谨防学业水平考试变成另类的高考
更新文科教育内容:兼谈关于文理分科的问题
“国考”应该考什么?
后 记
作为一名历史学研究者,欧洲近代史和欧洲近代思想史是我的研究领域,承续我的导师王养冲先生、陈崇武教授与尤天然教授的学术研究传统,思考如何在中国推进欧洲思想史研究,因此,本书的第一部分集中体现了这一内容,从理论性的思考到短小的札记无一不是记录着作为拓荒者的艰辛和收获者的愉悦。古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由此,阅读学界同行的著作也就成为学习和进步的知识源泉。当然阅读之余,思考其中的意蕴,将自己的读书体会记录成文也是自然而然要做的一项功课,这些书评即构成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今天,全球化正在加速度地行进,带来了很多新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一“变革中的世界”,也是作为一位“世界公民”应该进行的思考。这些思考构成了本书的第三部分。作为教师,置身于教育共同体之中,我不再仅仅将自己看作是这一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而还将这一共同体视作一种“文本”来进行观察与研究,其与我进行的思想史研究的“文本” 别无两样。一旦确立起这一视角与立场,自然也会对作为“文本”的“教育”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样,作为担任过多年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主持上海历史高考命题的大学教师,在此过程中也逐渐知晓一些上海历史教育的现状,也期待做出些许改革,并在实践层面上来推进历史教育的提升,从而助推现代社会的成长。另外,作者也多次参与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担任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也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思考教育,可以说,本书第四部分关于教育的一些评论也就是基于这一实践性的维度来展开的。
作为思想史研究者,要在“思想”与“历史”之间保持平衡;同样,作为历史研究者,也需要处理“历史”与“当下”之间的互动;而作为在中国研究欧洲文明的学者,也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心中将中国纳入其中进行互见比较;而目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时代,又需要跳出民族国家的视野来思考。也正是这几重的张力构成了自己学术研究的基本旨趣和指向,本书也可以算是基于此的一种表达和随想。
——摘自李宏图《观念的视界》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新书
“光启文库”丛书再添新书
光启文库·随笔系列
(现已出版18种)
陈 恒 孙 逊 主 编
光启随笔书目
《学术的重和轻》 李剑鸣 著《社会的恶与善》 彭小瑜 著《一只革命的手》 孙周兴 著《徜徉在史学与文学之间》 张广智 著《藤影荷声好读书》 彭 刚 著《凌波微语》 陈建华 著《生命是一种充满强度的运动》 汪民安 著《希腊与罗马——过去与现在》 晏绍祥 著《面目可憎——赵世瑜学术评论选》 赵世瑜 著《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 罗志田 著《随缘求索录》 张绪山 著《难问西东集》 徐国琦 著《诗性之笔与理性之文》 詹 丹 著《文学的异与同》 张 治 著《西神的黄昏》 江晓原 著《思随心动》 严耀中 著《浮生·建筑》 阮 昕 著
《观念的视界》 李宏图 著